蒙古国能生产什么日用品,从蒙古国往中国进口什么产品好
来源:整理 编辑:日用商品 2024-12-31 00:59:20
本文目录一览
1,从蒙古国往中国进口什么产品好
如果是食盐完全没有必要,中国产量足够且质量比蒙古好。工业用盐可以考虑,如果成本低质量好的话。你能想到的所有东西。比如日用百货,食品,文化用品。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蔬菜水果。对了,还有印有“本酒店欢迎您”的一次性筷子。
2,内蒙古各地区知名土特产和加工厂家有哪些
商品分类奶制品
奶 酪 奶 糖 奶 片 奶 粉 奶 茶 酥 油 奶 皮 酸 奶 奶豆腐 羊奶系列
肉制品
肉干、风干肉 牛肉系列 羊肉系列 鹿肉系列 特色蒙餐 清真肉食 休闲肉食 野珍肉食 其它肉食
酒饮类
牛 奶 酒 马 奶 酒 奶 啤 酒 奶 干 白 皮 囊 酒 保 健 酒 礼 品 酒 特色饮品 内蒙名优酒
民族工艺品
皮画毡画 皮制工艺 蒙古刀具 石头系列 骨制系列 牛角系列 标本系列 皮毛动物 酒具餐具 民族乐器 挂毯地毯 工艺礼品 民族日用品 小饰品 其它工艺品
民族服装服饰
蒙古袍 帽子头饰 舞台服饰 赛马博克服 靴 子 皮手套 羊绒衫 围巾披肩 民族饰品 儿童服饰
俄蒙进品产品
俄罗斯进口 外蒙古进口
特色小吃
内蒙月饼 炒米 羊杂碎 沙棘系列 果条 红腌菜 酸菜 涮羊肉 荞面 饸饹 烧麦 莜面 哈达饼
土特产
肉苁蓉 锁阳 鹿茸 鹿鞭 鹿心血 灵芝 山参 蚂蚁 枸杞 金莲花 白蘑 猴头蘑 小黄蘑 野山磨 紫化脸 黑木耳 金针 黄花菜 发菜 山白菜 蕨菜 山豆根 山芹菜 苦菜 葵花盘 榛子 黑瓜籽 河套密瓜 沙枣 茶类 米类 面类 补品药材
3,蒙古人的爱好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最钟情的颜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蒙古族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爱好。从当今兴安地区蒙古族人传承下来的色彩爱好来看,蒙古人尊崇和喜欢的基本色彩是白、蓝(青)、红三种颜色。 蒙古族人心目中的白色。白色,蒙古语称“查干”。作为蒙古人心目中最美好、最吉祥的颜色之一,人们对它的爱好几乎无所不在。在兴安地区,有很多村屯取名为“查干”,人名中也多有“查干乎”(意为吉祥娃)之称。如今兴安地区的蒙古族群众仍保留有新年穿白袍、送白色礼品以示吉祥的风俗。人们在互相祝贺春节的时候,执手相呼“查干萨日赛音”。在蒙古族礼节方面,最上层、最崇敬的礼节是献白色的哈达。在兴安盟蒙古族民间,人们最喜欢吃“查干依德”。“查干依德”汉语意为“白食”,也就是奶制品。在居住方面,常以白色装饰蒙古包。来到兴安盟的大草原,在感受蒙古族民族风情的过程中,白色是留给客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种色彩。蒙古人对白色的爱好,与其生产生活的实践密切相关。白色是蒙古族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颜色之一,如白色的羊、白色的牛奶、白色的羊毛等等。白色物品的多少,是蒙古族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久而久之,白色成了蒙古人心目中的吉祥色,是幸福美满、吉祥如意和生活富裕的象征。 蒙古族人心目中的蓝色。蓝色,蒙古语称“呼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啊,蓝色的蒙古高原……”等等。从这些蒙古族广为流传的歌曲中,我们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蒙古族对蓝(青)色的喜爱。在蒙古人的心目中,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蓝色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蒙古族的祖先当初建立国家时,就曾给国家取名为“蓝色的蒙古国”,用蓝色织物做国旗,把国家的首都称做“青城”,把帝王的宫殿称做“青宫”,把国家的史册称做“青册”等等,都是蒙古族人把蓝色作为永恒象征的一种反映。在生活中,各种装饰图案和建筑彩画中用青色也比较多。在兴安地区的蒙古族人中,取名“呼和”或名字中加入“呼和”的十分普遍。在文学作品和口语中,蒙古人在形容自然风光优美或赞扬东西质地优良、令人喜爱的时候,也常常使用蓝颜色。 蒙古族人心目中的红色。红色,蒙古语称“乌兰”。兴安盟盟委、行署所在地乌兰浩特即为“红城”之意。兴安地区的蒙古族人也常以“乌兰”命名。兴安地区的蒙古族人在现实生活中对红色的运用也很多,如姑娘喜欢在头上系着红色的头巾,箱子在红底色上绘制各种彩色图案,毡制门帘、马鞍等大都是用红布贴制装饰图案。在成吉思汗庙中的明柱和壁画上红色的运用也较多。蒙古族崇尚红色由来已久,人们对红色的喜爱与其崇火的历史传统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蒙古人崇拜火,认为火以其红色的光芒照耀着人间,给人以温暖。久而久之,火的颜色——红色就成了幸福和胜利的象征。 此外,蒙古人对金银色、黄色也有特殊的爱好。
4,蒙古特产是什么
1024x768 298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294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300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296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272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300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292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266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268k jpg家乡特产1024x768 300k jpg家乡特产800x600 128k jpg...族风情|民族特产|云南少数民...500x355 26k jpg内蒙特产-奶皮 蒙古-高脚杯...391x391 34k jpg内蒙特产*蒙古奶贝(原味)500...500x375 6k jpg...旅行网-风物特产 土特民产 ...580x869 50k jpg内蒙古手工艺品 蒙古族酒具...200x157 6k jpg蒙古族酒具 内蒙特产-奶皮 ...283x300 52k jpg家乡特产为给您提供最相关的图片结果,百度已省略与以上结果相类似的图片,您可点此查看更多搜索结果。相关新闻图片3张2008-7-29 18:04 健康 北方新闻网到海拉尔旅游购买什么特产?2008-9-8 09:57 财经 中山网在中山开内蒙古特产店蒙古族角雕——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有制作和使用角雕用品的习惯。角雕用品有顶针,火柴盒,烟盒,刀柄,胡琴弓把,号角,鼻烟壶等等。这些生活用品和用具,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蒙古刀——蒙古刀是牧民们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是蒙古族男儿必备的一件爱物。蒙古刀刀身用优质钢打制而成,刀刃锋利。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刀鞘的两端和腰身一般还要用不锈钢、铜或银等制作出精美的花纹装饰,高档的填烧珐琅,镶嵌宝石,还带有象牙筷子和红缨穗。高档的蒙古刀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有时还可以作为礼品送给朋友。 鼻烟壶——鼻烟壶,较典型的是白银烧蓝、镶石鼻烟壶等,造型古朴,做工精巧,彩色绚丽,并饰以珊瑚、松石等名贵玉石,属精美的工艺品。 据史料记载,鼻烟最初是意大利的利玛窦在明代万历年代传入我国,并很快在国内盛行起来,各地均有不少嗜鼻烟成癖者。随之各种各样的鼻烟壶应运而生,工艺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日趋精湛。从五彩玻璃发展为用宝石、美玉、水晶、瓷料等制作,并有金色雕刻的。其中内画鼻烟壶,是在烟壶内壁上刻画锦绣山河、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四季花草和众多历史人物,堪称中国一绝,成为收藏家的珍品和草原旅游名贵纪念品。 银制艺术品——又称挂件,或首饰挂件。挂件做工分錾刻、花丝两种,或錾刻与花丝相结合再饶上各色珐琅图案,镶锨各类宝石,表面镀金。工艺精细、形象考究的挂件,陈设厅堂之中,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蒙古的银挂件历史悠久,其风格质朴浑厚,具有民族特色,造型多为剽悍的骏马、高大的骆驼、美丽的孔雀等动物形象,品种达 100多种。 地毯——蒙古族地毯以质地纯良、工艺精细、图案优美著称于世。目前已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蒙古碗——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有着美丽装饰的生活日用品,也是旅游商品中富有纪念价值的珍品。蒙古碗用草原特产桦木根旋挖加工成型,再用银片包镶,表面光洁锃亮,无皱折。碗托錾刻精细,花纹多为"八宝"图案,显示出蒙古族传统艺术的高超技艺。 结盟杯——据传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间盟誓,用牛角盛酒,交臂把盛,一饮而尽,以示友谊的真挚永恒。这种牛角饮具故此称结盟杯。这种浓郁民族风格的饮具,在国内外销路大畅,特别旺销于港、澳地区
5,蒙古族食品
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
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全 羊 席
全羊席——这是蒙古族的名宴,精选羊身各部位,分别采用烧、蒸、爆、烤、焖、熘、烩、煎等技法,成菜多姿多彩,令人美不胜收据说,标准的全羊席共有108道菜,其中凉菜20道、热菜88道。
稍 美
稍美——又称烧美,是蒙古族的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
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羊 杂 碎
羊杂碎——蒙古族的羊杂碎在该地的诸小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讲究“三料”、“三汤”、“三味”。三料又分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称“三红”;副三料即肚、肠、头蹄肉,又称“三白”。三料下锅时切成长条或细丝。三汤即“原汤杂碎”、“清汤杂碎”、“老汤杂碎”。原汤杂碎:将羊杂碎洗净,下锅煮好,连汤带水一起品尝,味在鲜美清淡。清汤杂碎:先将洗净的羊杂碎氽一下,汤扔掉,再将杂碎蒸熟切好,重新入锅添水放调料煮开,味在细嚼慢咽之中。老汤杂碎:老汤即一锅汤稠入油、色酽如酱长熬不换的羊杂碎汤,用这种汤煮的羊杂碎,其味醇厚绵长,尽在汤里。三味说来很简单,凡青城专营羊杂碎的饭桌上都摆放着这三种佐餐之味:春意葱茏的香菜末儿,红灿灼目的辣椒面儿,洁白晶莹的食盐。食者可视口味自行调兑。
马 奶 酒
马奶酒——奶酒,又叫蒙古酒。此为草原上的一大特色,以其独特的醇香、丰富的营养和神奇的疗效而著称于世上。马奶酒酒精度不高,牧民们用它来款待客人,蒙医则常用它与其他药物配合治疗疾病。
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这种饮料酒精度不高,牧民常用它来招待尊贵的客人。马奶酒有驱寒、活血、舒筋、补肾、消食、健胃等效用。蒙医常用它掺上VC和消炎药品治疗胃病,腰腿痛和肺结核等疾病。
奶 食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1、白油。将鲜奶放入桶内,搅拌后,使其发酵等脂肪在上面呈白色,即成白油。2、黄油。将白油用纱布过滤,然后倒入锅中加温火炼,用勺频频搅动,待色泽微黄,即成黄油。3、奶皮子。夏秋季,将鲜奶放在锅中,用小火烘,稍滚,用勺扬,使奶泡沫在上面,同时点上生奶,奶上即成皮一层,用筷子挑起,放在通风处阴干就是奶皮子。4、奶豆腐有两种做法:将出白油后的酸奶子,经慢火熬煮,放入布袋压榨成为酸奶豆腐;另一种是,将奶放入器皿中发酵,将上面一层“卓口”取出后,再放入锅中煮沸将酸奶汤抛出,经多次搅拌后,再倒入木模中,便成各种型块,然后切成长条或小放块,在太阳下吹晒、晾干,即成为奶豆腐。是牧民冬季的奶食品。
5、奶酪通常做法是:将黄油所余下的奶水放到热处,待其发酵、沉淀,把沉淀下的粉块装入布袋压榨,捏成各种形状,晾干后即成奶酪。6、奶果子。以白面和鲜奶糖混起来,做成饼或其他形状,用油炸即成。黄油、白油、奶皮子为牛奶中的精华,具有独特的纯香味,营养丰富,最为贵重,吃用时,再加奶茶、奶果子、炒米,常是招待贵宾的佳品。奶豆腐,奶酪是奶制品中最普通的食品,蒙古族制作奶食品的历史悠久,别具一格。
其 格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锡林浩特牧民最喜爱的饮料。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每逢青草茂盛,骒马下驹时,开始挤马奶和发酵制作“其格”。
当入秋草木干枯时,就使马驹合群,停止挤马奶。因此,从伏天至中秋(即农历的八月十五日左右,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其格乃林查嘎 ”(即饮马奶酒的欢宴季节)。每当这一季节到来时,牧人们家家户户门前拴马驹挤马奶。酿成其格后,不论是男女老少都要饮,自家没有酿造其格的牧民,可到别人家去饮,都会受到欢迎。
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其格是用发酵法制成的。即先用牛奶制成酒曲,再使马奶发酵制成其格。放进酒曲后酿造出的其格叫做软酵其格。五至七天后酿造制成的叫硬曲其格。还有正酵和邪酵之说。发酵而成的其格产生乙醇、酸性物增多,蛋白质留存微生物增多,它一方面有杀菌性能,另一方面还有滋补功效,用它治肺病,疗效很好。同时对于治疗胃病、血脉症、支气管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所以其格饮疗法是蒙医七项重要疗法之一。
奶 荼
奶茶——是蒙古民族传统的热饮料。由砖茶水加鲜奶熬制成。喝时通常要加少许盐,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制品食用。可终日饮用。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
蒙 古 酒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1、酿造“牛奶酒”的原料及工艺(主要原料鲜牛奶、酵体)传统工艺:鲜牛奶中放入酵体,待奶与酵体溶为一体后浮出淡黄色酸液体,将液体倒入锅中,加热升温,液体变为气体,气体受冷却后变为液体---蒙古酒。
2、工艺流程:置一铁锅,倒入液体,锅上罩一圆椎木筒,筒底与锅边严丝无缝,锅底加温,筒口顶端置一小锅,筒与顶端小锅严丝无缝,小锅内盛冷水,加热后的酸液体变成蒸气附在小锅底部即刻变成液体,顺小锅底端滴入接酒器中
猫耳朵汤
猫耳朵汤: 传统民族食品--猫耳朵汤,在蒙古族家庭的餐桌上,经常能够看到它。
猫耳朵汤,属于快餐型食品。因这种汤的形状酷似猫的耳朵而得名。这种汤一般都是用荞面做的。
蒙古族俗话说:"好荞面,胜过一般的白面"。另外,荞面食品制作过程与其它面食品相比,比较简便,很快就能煮(蒸)熟。
做"猫耳朵汤",先把汤烧开,放入鲜羊肉,以及葱花等佐料,不一会时间,心灵手巧的蒙古族妇女就会把一碗香喷喷的"猫耳朵汤",连同韭菜花等,一起端上来放在你的面前。
在"猫耳朵汤"中放入野鸡或者"沙半鸡"等野禽的肉做佐料,那汤的味道就更加鲜美可口了。
目前," 猫耳朵汤"已从蒙古族的寻常百姓家,登上了大雅之堂,跻身于大城市的餐桌上。
文章TAG:
蒙古 蒙古国 国能 生产 蒙古国能生产什么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