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纺织日用品行业特征,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加工贸易的特点
来源:整理 编辑:日用商品 2024-12-27 18:42:56
本文目录一览
1,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加工贸易的特点
1.利润较低
2.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3.受到外国贸易壁垒比较多
2,产业用的纺织品的特点有哪些
1 产业用纺织抄品所用原料范围广泛。2 产业用纺织品不管是机织物、针织物、纺织物,还是非织造织物,其最终产品绝大部经过涂层、层压或复合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2113发挥产品特性,弥补中间产品的各种缺陷。3 产业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多种多样。4产业用纺织品具有配套性5261、专业性和功能必,以满足其他工业的特殊要求、规4102格和功能性指标。5 产业用纺1653织品与服用、装饰用纺织品不同,后者属于消费领域,前者属于生产资料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是生产资料的生产。1 农业栽培纺织品2 淦业和水产养殖用纺织品3 土工布4传动、传送、通风的管带及轮胎的骨架纺织品5篷盖布、帆布6工业用呢、毡、垫等7产业用线、带、绳、缆8 革、毡、瓦等的基布9 过滤材料及筛网10 隔层材料及绝缘材料11 包装材料12 各类劳保、防护用材料13文娱、体育用品的基布14医疗卫生及妇婴保健材料15国防工业用村16其他
3,中国纺织业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1、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2、标准低。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品质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 3、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5、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4,纺织工业的社会特征包含有哪些急需谢谢了
纺织行业自身发展将主要呈现4个方面的新常态的特点。一、经济增长逐步减速换挡。但是随着外在市场环境和要素成本改变,纺织行业经济总量增长,已经开始从高速向中速逐步转变,行业纤维加工量,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等指标,“十二五”以来增速明显低于“十一五”时期。到2014年已经减缓为一位数的增长。“十三五”期间行业增长,总量的增速,仍处于趋缓的空间,但是不意味着衰退,行业调整深化和行业竞争力提升,仍将在中速水平保持发展。二、结构调整支持行业稳定发展。纺织行业在新原料、终端产品、产业布局、生产能力、企业组织等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逐步强化纺织部署,中西部建设,海外产业布局,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增长点对行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努力化解阶段性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风险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的效益提升,将有利于对冲行业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成为行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支撑。三、创新驱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创新驱动是纺织行业有效满足内需升级要求。破解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行业适应引导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行业在科技进步、产品开发、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创新要素投入,着重加强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和培育适应创新需要的人才队伍,使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成为纺织行业核心竞争优势,成为驱动行业转型升级新的引擎。四、资源配置优化纺织发展格局。要素资源的制约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将促使纺织行业不断寻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发展效益。为此行业在资源要素的消耗使用上将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布局要更加紧密结合,不同地区和国别资源环境条件,更加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的优势资源。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个命题很大。我说说我的看法。第一,具体的看发展什么样的工业。要是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得到发展,对整体社会经济也不是好事;第二,还得看具体的结构,就是重工业、轻工业的比例问题。第三,还得看是不是符合区域实际。第四,上下游的产业链的相互衔接
5,中国纺织业的特点
2007年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纺织品需求锐减并呈现出了持续性低迷态势。与前期形成的巨大的生产能力相对应,我国纺织总量相对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增速出现了大幅下降。 从工业进程看,中国仍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化阶段,中国的国际比较优势既不在资金也不在技术,而主要表现在资源比较优势方面,劳动力低价优势依然存在。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劳动力低价优势已趋于弱化,而广袤的西部地区仍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初期转型期,拥有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从国际纺纱业的发展趋势看,由机电一体化而带来的高速、高产、高效、连续化生产方式和新型纺纱设备带来的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着纺纱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面转化。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分工中,谁拥有技术优势,谁将在国际分工中居有利地位。中国棉纱产量虽然在总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技术装备严重落后,新型纺纱设备精梳机、自动络筒机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而且与主要竞争对手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相比已有相当大的差距。 2009年以来,国家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为纺织行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国内发展环境。国务院2009年4月24日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提出,2009年至2011年,我国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有八:稳定国内外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此规划作为促进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促进剂,有利于纺织行业战胜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而最根本、长远的意义在于促进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10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指出,东部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或新增投资等方式,将纺纱、缫丝、织造、制品等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持有订单的纺织企业通过采购和经营合作等方式,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纺织企业合作;鼓励优势纺织企业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纺织企业的对接。
文章TAG:
什么 纺织 日用 日用品 什么是纺织日用品行业特征